logo

服务热线:0551-65215058

古陶瓷鉴定中的工艺痕迹辨识

未知   时间:2020-09-17 15:51   浏览:

明正德 素三彩缠枝莲纹高足碗

该文通过对景德镇宋、元、明、清各朝瓷器的制作工艺特征的详细解剖,使读者在判断古瓷的生产年代及真伪问题上多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编者在最德镇第三期古瓷鉴定研修班结业典礼上,面对电视台记者的采访,一位来自上海的学员说:“参加这期研修班的最大收获就是深入了解了古瓷制作的工艺过程。熟悉不同时期的不同制瓷工艺及其留下的工艺痕迹,就像医生熟悉人体解剖一样重要,否则,就无法准确判断古瓷的生产年代及其真伪。”这话是十分中肯的。因为自瓷是通过工艺过程制作出来的,而不同时期的胎釉原料性能、炼制方法、成型工艺、施釉手法。装烧具、烧成溶炉结构、烧成气氛、装饰材料性能及炼制方法、装去等等,并不完全相同,这就必然会留下不同时期的不同工艺痕迹。认识这些工艺痕迹,对于古瓷鉴定与辨伪,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显德镇古代陶瓷制作为例:宋代以单一瓷石成型,烧成温度和烧结程度不如明清;早期碗类仅拉坯、过范、刚足三道工序,有手拉痕迹,不及中后期增加链工序,还体表面留有刀痕;壶类多拉师成型,未干时用竹刀压出瓜棱,不很规则;装烧工艺碗盘类早中期多以耐火土(含铁量较高)做成固饼或圆圈,顶在无釉的圈足内底,吊脚而烧,实物内底留有不规则的“米粉粘渣:(图1)后期采用支圈组合式容具的覆烧工艺,口沿成为无釉的芒口”。

元代以瓷石加高岭土二元配方制胎,可烧大件器物而不易变形,但由于早期高岭土水洗选矿不精,大件元青花胎体不如明清瓷器细腻。元青花一改宋代以拉坯为主的成型方去,采用过范分段印还然后泥浆粘接的工艺,瓶罐内壁可见手捺痕和分段接坯泥浆挤压痕迹:(图2)圈足内底除小件如玉壶春瓶等外,多数为涩底,且由于施釉采用发釉工艺,釉层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匀现象。釉汁流到底部也需要刮除以防枯连。由于胎体厚重,左手卧撑,右手刮釉不能持久而刮得草率,往往留有未]净的釉痕。(图3)元瓷装烧采用垫饼铺沙工艺,圈足处往往出现粘沙的黑点。元青花以及洪武、永乐、宣德青花的绘制,采用勾线并淡拓料去,两笔之间的重合处料色特深,由于采用西亚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内含一定量的氧化铁,爆聚在料深处往往形成铁锈斑,而且深入胎骨,这与成化以后采用多锰少铁的国产料,并逐步运用勾线分水技法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料色匀净,几乎不存在铁锈斑。当然明清各期由于青花料来源的不同以及绘制技去的差异。其发色效果并不相同。发色效果其实还与釉料成分、施釉方法、租层厚薄以及牵炉结构、容位烧成曲线和烧成气氛甚至气温、气压、湿度有关,特别是釉里红、青花釉里红和铜红釉的发色,后者更起主导作用。

元 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 35.5 cmHKD 8,100,000

洪武青花或釉里红,原材料来源及技术继承了元代,但釉面乏白黄,釉质普遍欠莹润,发色效果多数欠佳,可能与炉结构由龙向葫芦容或马蹄套转型有关,对于容温和烧气氛的掌握还处在摸素阶段。其露胎的涩底大量出现“火石红”,则与湿泥垫饼装烧有关,升温时垫饼中的水分渗入器底,导致器底始终处于氧化状态,坯体中的氧化铁在这种状态下便形成红色。现代试金证明,湿泥垫饼粘老糠灰装烧坯体。烧成后底部露胎处都会出现“火石红”。(图4)永乐、宣德时的瓷器上出现的所谓“桔皮棕眼”,则是由于烧成后期降温加速所致。我们知道,釉在高温下形成液态覆盖在胎表面,而胎内的空气必须中破釉层泄出,形成一个个气泡。如果降温阶段减缓,气泡周围的釉液会将气泡收缩后所形成的棕眼填满,使和面光洁,如果快速熄火,因釉液来不及填平而形成所谓的“桔皮纹”,这种情况柴牵中烧成更为明显。

明洪武釉里红缠枝花卉玉壶春瓶尺  寸: 33.5cm成 交 价: RMB 4,140,000

成化釉中所使用的二灰(石灰加草木灰配制而成)最少,所用风化程度最适中的瓷石制釉果,加上烧成温度和气氛最佳,所以釉面肥润莹丽,白里微泛青,质如美玉。

明成化青花折枝花卉纹卧足杯「大明成化年制」款尺  寸: 直径7.7cm成 交 价: RMB 10,005,000

清三代瓷胎中高岭土含量为历史上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300摄氏度以上,故瓷胎坚实,胎体薄腻、瓷质精美。

清康熙 蓝地绿彩双龙戏珠纹大盘 双圈六字楷书款36.8 cm HKD 2,440,000

清乾隆 青花葫芦扁瓶 六字篆书款17.2 cmHKD 1,375,000

清乾隆 青花葫芦扁瓶 六字篆书款17.2 cmHKD 1,375,000

不同时期由于原材料性能和制作工艺不同,瓷器上所留下的工艺痕迹也不同。历史上或近现代的仿古瓷,无论其如何刻意追求仿制品的真”,总是会留下仿制时期的工艺痕迹,准确辨识不同时代的工艺制作所留下的痕迹,有利于解决传定方法中目测、手触去决的难题,对于断代和辨伪,减少了许多人为的主观因素。从某种意义来说,可以成为鉴定学的一个分支。

合肥中普艺术品检测中心2015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创立,专注于古董艺术品光谱检测断代,实验室掌握了先进的古董科技经验和技术。中心汇集了几乎国内所有窑口的全部数据,采用先进的荧光光谱仪,高清晰数码观测显微镜,对疑似文物进行无损检测。除了硬件设施外,检测还新引进了目前英国高校和其他专门研究机构等较完整的古陶瓷数据库、青铜器数据库等系统,在提供传统专家目鉴的同时,亦推行了科学检测的方式。
 
中心采用能量色散X荧光分析(EDXRF),通过对艺术品的主、次量及微量元素组成测试分析,寻找其组成成分中的特征“指纹”元素,可为古艺术品的断源、断代研究和真伪鉴定提供科学依据。
 
目前国内把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相结合的专业鉴定机构。 在行业首先提出传统鉴定与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制”文物艺术品鉴定方法以来,中心坚定不移的实践着自己的经营思想,对文物艺术品的收藏、鉴赏、保护和利用,对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向国际化、科学化的目标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友情链接

  •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 安徽省文化厅
  • 安徽博物院
  • 合肥市文物管理处
  • 合肥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周大福珠宝
  • 六福珠宝
  • 老凤祥
  • 苏富比sothebys
  • 佳士得christies
  • 邦瀚斯bonhams
  • 关闭
    0551-6521 5058
    合肥中普艺术品检测中心-在线送检
    合肥中普艺术品检测中心-官方微信